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針對100年8月22日自由時報報導「去年156萬戶 入不敷出」之澄清說明

  • 主辦單位

    第3局第8科 電話:(049)2394041

  • 新聞聯絡人

    王婉貞

  • 電話

    (02)2380-3454

        針對100年8月22日自由時報報導「去年156萬戶 入不敷出」之澄清說明

一、小家庭戶數增加,以「每人」解讀較為客觀
由於家庭結構改變,小家庭增加迅速,99年家庭戶數784萬戶,較98年769萬戶,增幅達1.99%,遠大於人口數增幅(+0.17%),戶內平均人數由98年之3.34人降為99年之3.25人。為真實呈現收入、支出及儲蓄概況,以「每人」來衡量較以「每戶」更能反映實際情形。 。

二、99年「每人」所得總額及可支配所得均為歷年新高
99年以「每戶」衡量之所得總額平均數為112.4萬元,較98年減少0.4%,每戶可支配所得88.9萬元,也僅微增0.2%;但如果以「每人」衡量,則每人所得總額34.6萬元與可支配所得27.4萬元,均為歷年新高,年增率亦分別達2.4%及3.0%。

三、99年「每人」所得差距4.25倍,為民國90年以來相對較低
另從可支配所得五等分位組觀察,99年「每戶」高、低所得組差距倍數6.19倍,較98年之6.34倍縮減0.15倍,「每人」所得差距4.25倍,亦縮減0.1倍。在近10年中,99年「每人」差距倍數小於90~93年及98年,已屬相對較低,主要因99年國內經濟成長由98年-1.93%轉為大幅成長10.88%,帶動就業與薪資增加,低所得組受益較大,受僱報酬增幅(+5.8%),明顯大於高所得組(+0.5%),致99年所得分配狀況較98年改善。

四、低所得組近半為老人或退休家庭,負儲蓄為正常現象

(一)由於家庭型態改變,年輕人外出工作自組小家庭,老人家庭日趨增多,低所得組經濟戶長約半數為老人或退休者,日常生活所需多依賴退休金、儲蓄或衍生之利息支應;這種年輕時工作存錢,年老後提出使用(儲蓄減少或轉為負儲蓄),為人口老化過程中愈來愈常見之現象,不宜擴大解讀為入不敷出、借貸度日。

(二)再觀察低所得家庭的生活狀況,早期屬奢侈品的消費(如:行動電話、汽機車等)已漸普及,且日益重視養生及健康,醫療保健支出大幅增加,顯示低所得家庭雖然當年經常性所得不多,但生活水準仍然逐年提升。

五、有關家庭結構改變對所得分配之影響,本處於8月18日所召開之記者會與新聞稿中均已充份揭露「每戶」及「每人」相關資訊,不宜選擇性報導。

家庭收支重要指標1

家庭收支重要指標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