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攤販係由過去農業社會之「市集」、「廟會」所延續產生之經濟活動,早期社會由於交通不便,商店稀少,村民平時娛樂機會不多且消費能力較低,流動攤販遂應運而生,往返穿梭於村里間販售各類商品,並有部分流動攤販逐漸集中形成市集,或形成固定於某一定點之固定攤販,遂成為民眾特有之消費習性。時至今日工商業發達,各類合法設立之商店已四處林立,平均國民所得已超過2萬1千美元,消費能力大幅提高,惟國人並未完全隨現代化腳步,而改變消費型態,致攤販依然存在,且因利之所趨,而有賡續蔓延,並向都市地區聚集之趨勢。

近年來,臺灣地區攤販幾乎充斥於各角落,尤其群聚在市場外圍、住宅區及商業區附近、騎樓走廊、馬路邊等處,若不妥善規劃,常會影交通或破壞居住安寧,故邇來各主管單位多致力攤販集中場管理、取締違規營業攤販、訂定各項營業改善辦法、對攤販設立稅籍等,以提高競爭公平性,並改變社會大眾對攤販之舊觀;惟各種政策之訂定仍須以充分蒐集攤販特性資料依歸。因此,有關攤販之經營概況、消長趨勢、對經濟社會之影響等各層面,均值得深入探討。

由於大部分攤販之經營係屬流動性質,母體不易掌握,因此,我國歷次工業及服務業普查均未將攤販納入普查範圍;惟攤販家數日益增加後,在我國整體經濟活動中,漸居重要地位。因此,本總處自民國77年起每5年辦理一次本調查,俾補充工業及服務業普查資料。本次為第8次調查,靜態資料以112年6月30日之情形為準;動態資料以111年7月至112年6月為準。係以臺灣地區內無固定營業地點之流動攤販、半固定性攤販,及無門牌號碼且未具有一般房屋相同基本功能及外觀之固定性攤販為對象。藉以蒐集攤販經營概況,探討攤販形成原因、經營意願等供給面資料,以健全工業及服務業統計,俾供整體施政決策與研究經濟及社會問題之參據